找到相关内容44篇,用时10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前誓约五戒 千人欢喜皈依

    呼吁社会大众,在家庭、工作、校园等等日常生活中,分享自己善的力量、感恩善的力量,随时赞叹周遭的善事,将它记起来、做出来,即使只是好的意念、一句好话、亲切待人,都是在散发善的力量。此外,相信种善善果、种恶恶果的三世因果观念,从言语行为上体谅他人,表达慈悲与智能,便是得到安心的方法,对于缺而不陷、残而不障者,则要视作菩萨现身说法,不可轻视。方丈和尚更勉励皈依弟子们,要学习佛的慈悲与智能,面对人生...

    佚名

    |两岸|台湾佛教|果东法师|心灵环保|法鼓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4/17035773609.html
  • 善恶业报如影随形

    善恶业报如影随形  文/见切法师   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、“种善善果,种恶恶果”,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则。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,随著业力牵引而轮转不息,一切善恶果报,皆是自己造作来,并非上天、阎王、父母或外人所给与的。阅读历来的史籍公案,我们更能体会“因缘果报,丝毫不爽”。  福祸无门 惟人自召  在佛陀住世时代,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,随佛出家后,精进行道,证阿罗汉,威德具足...

    见切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2546474.html
  • 至诚至真菩萨行

    耕耘的可贵。但不要忘了“如是,如是果”、“种善善果,种恶恶果”,种虚伪,得到的果实亦必是虚伪、短暂,不会甘甜长久。常言道: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粉饰久了仍会被识破,到时身败名裂,再想...造作可得,而是在点滴至真至诚的返照自心,和无虚无伪的待人处事中所成就,所谓“水滴虽小,渐盈大器”,故勿善小而不为。且真诚贵在有恒、能行忍辱,不论遇任何顺逆境界均能不退缩,持守这念慈悲正直的心,久而...

    见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246493.html
  • 《金剛經》四句偈言探讨

    人心情得到烦恼恐惧,这就是世间的因缘之法,“真理法性”,种善善果,种恶恶果,因缘果报,如影随形,丝毫不虚。 如梦幻泡影:梦幻,指我们经常颠倒梦想,所谓日有所思,...的“迷惑”。它深罗万象,我们随时会被“无明”而陷入“迷惑”的状况,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眼前的一切事物,就会对事物虚幻的假象而产生执著,最后会执著带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,那样会堕落恶鬼和地狱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125571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四句偈言探讨

    ,尊敬长辈,多布施行善。   善会让人心情得到轻松愉快,恶会让人心情得到烦恼恐惧,这就是世间的因缘之法,“真理法性”,种善善果,种恶恶果,因缘果报,如影随形,丝毫不虚。   如梦幻泡影:梦幻,...无处不在的“无明”,无处不在的“迷惑”。它深罗万象,我们随时会被“无明”而陷入“迷惑”的状况,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眼前的一切事物,就会对事物虚幻的假象而产生执著,最后会执著带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1460653.html
  • 惟贤长老:佛教的价值观

   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,在六道轮迴中,生命的表演最为精彩,但它会为这些行为付出代价的,就是所谓的种善善果,种恶恶果。自然规律已经为生命的每一次行动客观地打上...也就是遇佛世难、闻正法难、生善心难、生中国难、人身难、具诸根六种稀有难得之事: 遇佛世难。值遇佛陀出世,听闻佛陀的教法,是非常难的。诸经论中开示说佛之出世,数十亿年才有一次。即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,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4976167.html
  • 佛教是人类世界和谐之必须

    、灭、道的四谛法门为我们说明了世、出世间的双重因果。并告诫我们,因缘的汇集,果报难逃,丝毫不爽。种善善果,种恶恶果。因果如影随形历劫不坏。人类犯罪大多出于侥幸心理,认为只要不被揭露恶行,就不会...丰富,社会福利之而日趋完善,人们陶醉于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之中。另一方面,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,人们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,急功近利、惟利是图。在拜金主义、金钱至上等观念的驱使下,民族矛盾之而起,国家纷争由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2753462.html
  • 佛门的养生与养心

    修一定要记住,求绝对求不得。如何得到呢?种善善果,造恶恶报。做了恶事必然恶果,不要存侥幸心理,所谓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。做了恶事如不自己发露忏悔,改过迁善,求佛菩萨根本保佑不了。佛门宗旨,...少是非”,尽量不去关注社会上的那些阴暗面,精勤修证自己的心地,不要管别人做怎么样。当今末法,斗诤坚固,己是人非,争强斗胜。所以凡是见到充满是非斗诤之地更是要远远躲开,因为有些事情只要看见恐怕就会沾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2666342.html
  • 如何看待寺院商业化

    这也正体现了佛陀所说的因果关系--“种善善果”,生生不息,循环往复。这是表现无遗的事实,而你的福报也将惠及你的后代子孙,绵延百世。   这些想法和观点是本人学佛到现在的一些感慨。我认为,佛教是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2595116.html
  • 普贤菩萨身语意三大行愿

    记者,在我们的八识田中没有记录。换句话说,如善恶等业对众生有损益者,像我们的一举一动,都会在八识田中播录下善恶的种子。这些善恶种子的记录,一旦成熟遇缘就会起现行,发芽成长、开花结果,种善善果,种恶...一般人见面时,以鞠躬、握手、举手、注目、点头…等为礼,我们佛教徒见了面以合掌为礼,南洋一带南传佛教国家如泰国、缅甸和斯里兰伽等,人民多信佛教,所以全民见面都是以合掌为礼。释尊时代的印度,除了合掌,更有...

    朱斐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303295490.html